2011年就業:形勢看好,務實為上
2010年10月26日18時,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正式結束。據統計,今年報名總人數為141.5萬,較去年減少約兩萬人,總競爭比例亦由去年的93:1下降到87.3:1。
雖然本次國家公務員招考對象包括了應屆畢業生和社會人員,但“報考人數首次回落”的信號,表明在國家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的持續關注下,社會的就業環境和高校畢業生的心態均有所轉變,加上經濟回暖,就業機會有所增加,許多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已經或正在選擇“先就業”,由此也分流了國考大軍中的一部分。
盡管2011屆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660萬新高,但社會對就業形勢的分析和判斷卻顯得很樂觀,一些媒體紛紛用“回暖提速”、“很給力”、“陽光燦爛”來形容今年的就業形勢。其中,10月24日的《新聞聯播》就專門用兩分多鐘的時間報道了各地201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火爆的情況。據報道,各地大學的校園招聘會較往年大大提前,就業崗位也普遍增加兩成以上,在央視鏡頭前,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應屆畢業生李世文更是激動地說:“今年就業形勢挺火的,從十一之后到現在,我們班的同學已經簽完了,有的同學還拿到了好幾個offer?!?br /> 的確,作為畢業生就業形勢的晴雨表,今年的校園招聘表現出加速回暖的強勁勢頭。相比于往年,今年的校園招聘除了招聘時間早之外,還呈現招聘規模大、提供就業崗位較多、招聘專業需求較廣泛、提供就業選擇空間大等特點。
校園招聘提前打響 就業形勢開局良好
9月5日,吉林大學迎來了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織的101家用人單位招聘團,由此拉開了該校專場招聘活動的序幕。據吉大就業指導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,其實早在8月10日起,就有用人單位開始在學校發布招聘信息,整個8月份共有51家企業在吉大就業網上發布了招聘信息。進入10月份以來,該校共收到招聘信息604條,深圳航空公司、金山軟件、廣汽本田、蘇州金龍、揚子江藥業、迅雷、百度、寶潔、新華社等263家單位已經確定來校召開宣講會,進行招聘活動。截至11月3日,吉大就業網上共發布招聘信息1040余條,在各校區已舉辦校園宣講會等招聘活動310余場。
在清華大學,用人單位進校園宣講的熱情持續高漲,前來進行校園招聘的企業也是絡繹不絕。據清華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一位姓王的老師介紹,往年的校園招聘一般都在10月的第三周迎來高峰期,但今年很多企業在9月中旬就開始在學校宣講。不僅公司多,而且招聘崗位數量也比較多。目前,企業到清華校園宣講的檔期已經排到年底了。
西安交通大學的校園招聘也是一片繁忙。通過該校就業指導中心電子屏幕上可以看到,前來進行就業宣講和招聘活動的信息已經排得滿滿當當,而且全天候沒有間斷,甚至在同一時段出現了多場招聘會。該校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尚春陽介紹說:“十一以后,從早上到晚上,幾乎每天都如此,目前已經排到12月份了?!?br /> 記者在中山大學的就業指導中心網站上也發現,前來排名登記進校宣講的用人單位已經排到了12月中旬,招聘單位不僅包括佳能、保利地產、尼爾森、國有四大銀行、歐萊雅、中華集團、索尼等國內外知名企業,甚至連廣東省公安消防總隊、湛江海事局這類型的單位也開始走進校園,介紹招聘崗位。
據《京華時報》報道,目前已有近千家國內知名企業先后啟動了本年度的校園招聘工作,這一數字已經達到了往年總投放量的75%。東北、西北、華北、華南,各地的校園招聘在持續升溫,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一掃前兩年的沉寂跡象,增添了許多新鮮喜慶的氣息。
集團招聘漸次興起 系列招聘蓄勢待發
和前述深圳市組團赴外招聘一樣,廣州市在今年10月16日也啟動了赴省外高校招聘優秀高校畢業生的活動。據承辦本次招聘活動的中國南方人才市場有關負責人介紹,今年的招聘持續半個月,共組織220多家國有企事業和知名民營企業前往成都、西安、武漢、長沙、北京、長春共6個城市進行招聘,提供職位約1000個,畢業生需求達7000人,招聘企業涵蓋醫療、教育、銀行、保險、電力、通訊、科技等多個行業。而且今年的招聘職位和需求人數均較前兩年增加約兩成。
這種組團招聘被稱之為“集團化招聘”,對此,北京交通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王化深解釋說,其實質是由某些行業協會,或者某些部委、集團組織其所屬的企事業單位進校園招聘,打組合拳,以提高人才招聘效率。
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生處處長任小龍指出,不少前往該校招聘的單位會采取行業性、地域性的組團方式進行。早前,杭州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人力資源中心主任黃偉明也帶領30家企業前往西安市3所高校進行招聘,為應屆生提供1.5萬個崗位,需求人數約為1.6萬。
在集團化招聘的同時,由教育主管就業部門舉辦的系列招聘會也蓄勢待發。記者從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了解到,該省教育廳將于2010年11月20日到2011年7月30日舉辦43場2011屆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供需見面活動,其中包括35場現場供需見面活動和8場網絡招聘會。江西省教育廳也將在11月至12月舉辦12場“江西省2011屆普通高校畢業生系列專場就業洽談會”,其中包括師范類、財經類、工程類、農林類、醫學類、高職高專類和綜合類,江西省各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均免費參加相應科類的就業洽談會。江蘇省教育廳也將在11月20日啟動2011屆高校畢業生百校聯動就業活動計劃。
地區高校各不相同 行業專業也有差異
總的來說,地處發達地區的高校,迎來的宣講和招聘的用人單位比較多,如北京、廣東、吉林、江蘇、浙江等地,特別是在一些985、211和省屬重點高校,用人單位提供的崗位比較多,畢業生也有很大的選擇空間,但在一些欠發達地區,就業形勢難以稱得上“陽光燦爛”。有記者在寧夏大學和北方民族大學采訪時,發現該區高校學生的就業心態沒有沿海地區的畢業生那么樂觀,一位姓李的大四學生說:“一些招聘信息一般都是在網上看到的,就目前來說,校園里招聘信息還是很少見,聽外地的同學說他們學校已經開了好幾場招聘會了,真讓人著急?!币晃患磳慕骶沤凰鶎?茖W校畢業的學生說,到目前為止,他們班簽約的同學只有三四個,“而且都是家里有關系的”。
從多個省市的校園招聘中也可以發現,IT企業和金融服務類企業是今年的招聘大戶。一些IT公司在暑期就開始招收實習生作為儲備人才,然后等其畢業時再轉為正式員工。同時,校園招聘情況也顯示,制造業、現代服務業的理工科人才需求非常大,需求人數較多的行業主要集中在IT、微電子、汽車、環保、系統集成、新材料、新能源與節能技術開發等領域。
相比之下,文科類畢業生就業趨勢就不那么明朗。廣州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何全穗指出,在較難就業的專業中,法學、漢語言文學、國際經濟與貿易、英語等專業的情況比較突出。由于很多高校都開設這樣的專業,畢業生數量又比較多,而企業需求卻未能跟上,導致不少畢業生只能轉向銷售、文員、行政后勤類的職位,含金量大打折扣。
在喜憂參半的就業形勢中,可以預見的是,2011屆畢業生就業必定是延續以往的“幾家歡喜幾家愁”,只是今年樂觀的期待更多一些。
就業基數持續增大 抓住機遇適時簽約
對于那些仍在求職路上奔波的畢業生而言,還有一個利好消息。為了鼓勵創業,拓寬就業渠道,國家近年來出臺的鼓勵大學生入伍、增加農村特設崗、建立科研項目吸納畢業生等70多項政策今年仍將沿用,并在引導大學生在中小企業,農村和社區就業及自主創業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。
雖然就業形勢開局良好,但也有一些不容忽視的因素。隨著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工作和研究生招生考試的結束,必然會有從考試失利的畢業生加入到就業大軍中,加上一些往屆生也需要擇業等,導致就業基數增大,就業競爭激烈,容易造成畢業生就業心理壓力增大。
據一些高校就業指導中心老師反映,用人單位需求量的增加,導致不少畢業生對就業的期望值隨之提高,很多人都持觀望態度,“這山望著那山高”,等待著其他用人單位招聘并找尋性價比更好的工作機會。
對此,北京交通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王化深在接受央視等媒體采訪時說,秋季一般是用人單位需求的最高峰,冬季、春季就是招聘的平緩時期,再往后就是查缺補漏的時期了。他提醒并呼吁廣大畢業生,越是在開局良好的情況下,越要選擇好時機,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,調整好就業期望值,適時簽約。
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是,找工作就像趕路,錯過了這個村,就很難遇到那個店了。在此,希望并祝愿畢業生朋友努力趕上你們的那班“2路汽車”,和屬于你們的時代一起,勇敢往前走!
雖然本次國家公務員招考對象包括了應屆畢業生和社會人員,但“報考人數首次回落”的信號,表明在國家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的持續關注下,社會的就業環境和高校畢業生的心態均有所轉變,加上經濟回暖,就業機會有所增加,許多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已經或正在選擇“先就業”,由此也分流了國考大軍中的一部分。
盡管2011屆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660萬新高,但社會對就業形勢的分析和判斷卻顯得很樂觀,一些媒體紛紛用“回暖提速”、“很給力”、“陽光燦爛”來形容今年的就業形勢。其中,10月24日的《新聞聯播》就專門用兩分多鐘的時間報道了各地201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火爆的情況。據報道,各地大學的校園招聘會較往年大大提前,就業崗位也普遍增加兩成以上,在央視鏡頭前,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應屆畢業生李世文更是激動地說:“今年就業形勢挺火的,從十一之后到現在,我們班的同學已經簽完了,有的同學還拿到了好幾個offer?!?br /> 的確,作為畢業生就業形勢的晴雨表,今年的校園招聘表現出加速回暖的強勁勢頭。相比于往年,今年的校園招聘除了招聘時間早之外,還呈現招聘規模大、提供就業崗位較多、招聘專業需求較廣泛、提供就業選擇空間大等特點。
校園招聘提前打響 就業形勢開局良好
9月5日,吉林大學迎來了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織的101家用人單位招聘團,由此拉開了該校專場招聘活動的序幕。據吉大就業指導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,其實早在8月10日起,就有用人單位開始在學校發布招聘信息,整個8月份共有51家企業在吉大就業網上發布了招聘信息。進入10月份以來,該校共收到招聘信息604條,深圳航空公司、金山軟件、廣汽本田、蘇州金龍、揚子江藥業、迅雷、百度、寶潔、新華社等263家單位已經確定來校召開宣講會,進行招聘活動。截至11月3日,吉大就業網上共發布招聘信息1040余條,在各校區已舉辦校園宣講會等招聘活動310余場。
在清華大學,用人單位進校園宣講的熱情持續高漲,前來進行校園招聘的企業也是絡繹不絕。據清華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一位姓王的老師介紹,往年的校園招聘一般都在10月的第三周迎來高峰期,但今年很多企業在9月中旬就開始在學校宣講。不僅公司多,而且招聘崗位數量也比較多。目前,企業到清華校園宣講的檔期已經排到年底了。
西安交通大學的校園招聘也是一片繁忙。通過該校就業指導中心電子屏幕上可以看到,前來進行就業宣講和招聘活動的信息已經排得滿滿當當,而且全天候沒有間斷,甚至在同一時段出現了多場招聘會。該校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尚春陽介紹說:“十一以后,從早上到晚上,幾乎每天都如此,目前已經排到12月份了?!?br /> 記者在中山大學的就業指導中心網站上也發現,前來排名登記進校宣講的用人單位已經排到了12月中旬,招聘單位不僅包括佳能、保利地產、尼爾森、國有四大銀行、歐萊雅、中華集團、索尼等國內外知名企業,甚至連廣東省公安消防總隊、湛江海事局這類型的單位也開始走進校園,介紹招聘崗位。
據《京華時報》報道,目前已有近千家國內知名企業先后啟動了本年度的校園招聘工作,這一數字已經達到了往年總投放量的75%。東北、西北、華北、華南,各地的校園招聘在持續升溫,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一掃前兩年的沉寂跡象,增添了許多新鮮喜慶的氣息。
集團招聘漸次興起 系列招聘蓄勢待發
和前述深圳市組團赴外招聘一樣,廣州市在今年10月16日也啟動了赴省外高校招聘優秀高校畢業生的活動。據承辦本次招聘活動的中國南方人才市場有關負責人介紹,今年的招聘持續半個月,共組織220多家國有企事業和知名民營企業前往成都、西安、武漢、長沙、北京、長春共6個城市進行招聘,提供職位約1000個,畢業生需求達7000人,招聘企業涵蓋醫療、教育、銀行、保險、電力、通訊、科技等多個行業。而且今年的招聘職位和需求人數均較前兩年增加約兩成。
這種組團招聘被稱之為“集團化招聘”,對此,北京交通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王化深解釋說,其實質是由某些行業協會,或者某些部委、集團組織其所屬的企事業單位進校園招聘,打組合拳,以提高人才招聘效率。
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生處處長任小龍指出,不少前往該校招聘的單位會采取行業性、地域性的組團方式進行。早前,杭州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人力資源中心主任黃偉明也帶領30家企業前往西安市3所高校進行招聘,為應屆生提供1.5萬個崗位,需求人數約為1.6萬。
在集團化招聘的同時,由教育主管就業部門舉辦的系列招聘會也蓄勢待發。記者從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了解到,該省教育廳將于2010年11月20日到2011年7月30日舉辦43場2011屆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供需見面活動,其中包括35場現場供需見面活動和8場網絡招聘會。江西省教育廳也將在11月至12月舉辦12場“江西省2011屆普通高校畢業生系列專場就業洽談會”,其中包括師范類、財經類、工程類、農林類、醫學類、高職高專類和綜合類,江西省各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均免費參加相應科類的就業洽談會。江蘇省教育廳也將在11月20日啟動2011屆高校畢業生百校聯動就業活動計劃。
地區高校各不相同 行業專業也有差異
總的來說,地處發達地區的高校,迎來的宣講和招聘的用人單位比較多,如北京、廣東、吉林、江蘇、浙江等地,特別是在一些985、211和省屬重點高校,用人單位提供的崗位比較多,畢業生也有很大的選擇空間,但在一些欠發達地區,就業形勢難以稱得上“陽光燦爛”。有記者在寧夏大學和北方民族大學采訪時,發現該區高校學生的就業心態沒有沿海地區的畢業生那么樂觀,一位姓李的大四學生說:“一些招聘信息一般都是在網上看到的,就目前來說,校園里招聘信息還是很少見,聽外地的同學說他們學校已經開了好幾場招聘會了,真讓人著急?!币晃患磳慕骶沤凰鶎?茖W校畢業的學生說,到目前為止,他們班簽約的同學只有三四個,“而且都是家里有關系的”。
從多個省市的校園招聘中也可以發現,IT企業和金融服務類企業是今年的招聘大戶。一些IT公司在暑期就開始招收實習生作為儲備人才,然后等其畢業時再轉為正式員工。同時,校園招聘情況也顯示,制造業、現代服務業的理工科人才需求非常大,需求人數較多的行業主要集中在IT、微電子、汽車、環保、系統集成、新材料、新能源與節能技術開發等領域。
相比之下,文科類畢業生就業趨勢就不那么明朗。廣州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何全穗指出,在較難就業的專業中,法學、漢語言文學、國際經濟與貿易、英語等專業的情況比較突出。由于很多高校都開設這樣的專業,畢業生數量又比較多,而企業需求卻未能跟上,導致不少畢業生只能轉向銷售、文員、行政后勤類的職位,含金量大打折扣。
在喜憂參半的就業形勢中,可以預見的是,2011屆畢業生就業必定是延續以往的“幾家歡喜幾家愁”,只是今年樂觀的期待更多一些。
就業基數持續增大 抓住機遇適時簽約
對于那些仍在求職路上奔波的畢業生而言,還有一個利好消息。為了鼓勵創業,拓寬就業渠道,國家近年來出臺的鼓勵大學生入伍、增加農村特設崗、建立科研項目吸納畢業生等70多項政策今年仍將沿用,并在引導大學生在中小企業,農村和社區就業及自主創業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。
雖然就業形勢開局良好,但也有一些不容忽視的因素。隨著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工作和研究生招生考試的結束,必然會有從考試失利的畢業生加入到就業大軍中,加上一些往屆生也需要擇業等,導致就業基數增大,就業競爭激烈,容易造成畢業生就業心理壓力增大。
據一些高校就業指導中心老師反映,用人單位需求量的增加,導致不少畢業生對就業的期望值隨之提高,很多人都持觀望態度,“這山望著那山高”,等待著其他用人單位招聘并找尋性價比更好的工作機會。
對此,北京交通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王化深在接受央視等媒體采訪時說,秋季一般是用人單位需求的最高峰,冬季、春季就是招聘的平緩時期,再往后就是查缺補漏的時期了。他提醒并呼吁廣大畢業生,越是在開局良好的情況下,越要選擇好時機,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,調整好就業期望值,適時簽約。
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是,找工作就像趕路,錯過了這個村,就很難遇到那個店了。在此,希望并祝愿畢業生朋友努力趕上你們的那班“2路汽車”,和屬于你們的時代一起,勇敢往前走!